圍繞主題主線 把握工作重點 強化督促指導 嚴格落實責任 3月8日,全市綜治辦主任會議召開。會上各區市分別匯報了2016年綜治暨平安建設工作情況、存在問題和2017年工作打算;通報了2016年度全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暨平安建設工作檢查考核情況,印發了《2017年全市綜治暨平安建設工作要點》和《關于推進全市各級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與管理實施意見》等文件;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孟凡華根據中央、省市委政法工作和全國、全省綜治辦主任會議精神,結合棗莊實際,對2017年全市綜治工作進行了安排。市綜治辦副主任劉成信主持會議。各區市、棗莊高新區綜治辦主任、副主任,市綜治辦有關科室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提出了2017年市綜治暨平安建設工作主題主線是: 按照中央、省市委政法工作會議的統一部署,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一手抓從嚴從實從細做好保安全、護穩定工作,一手抓深入解決源頭性、基礎性問題,進一步加強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等工作,全面提升防范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的水平,推動平安棗莊建設再上新的臺階,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圍繞主題主線,會議強調2017年綜治暨平安建設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全面加強各級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各區市要按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綜治中心建設與管理規范》等國家標準,加強區市、鎮街、村居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根據省綜治委統一部署,結合實際,我市推進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進度安排是:2017年底前,五區一市綜治中心100%按標準建成,鎮街、村居綜治中心標準化覆蓋率分別達到80%、30%;2018年底前鎮街、村居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覆蓋率分別達到100%、70%;2019年底前,各級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覆蓋率實現100%。 區市綜治中心建設模式為“綜治+綜治信息系統+信訪+維穩+多元化解+值班律師+N”,鎮街綜治中心建設模式為“綜治+綜治信息系統+信訪+司法+多元化解+專職調解員+N”,村居綜治中心建設的模式為“綜治辦+綜治信息系統+治保會+調委會+網格員+志愿者+N”。二是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意見》精神,完善“六位一體”多元化解體系建設。學習滕州市“三三制”多元化解工作模式,促進全市工作平衡發展。要充分發揮司法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中的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加強訴非對接平臺建設,開展委派、委托調解,辦理司法確認案件。要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機制,形成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整體合力。要進一步完善化解矛盾糾紛“一案一獎”辦法,切實發揮激勵作用。加快信息系統應用,實現業務數據網上運行。三是強化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繼續實施“視頻監控全覆蓋”,推動雪亮工程建設,加大視頻監控增點擴面和聯網應用力度,努力實現城鄉視頻監控覆蓋一體化,加快推動綜治中心和公安機關視頻圖像互聯互通。增加專業巡邏隊伍數量,確保今年專業巡邏隊伍數量在原基礎上增加20%,實現專業巡邏無死角無盲區。強化對槍支彈藥、爆炸、危險品管理和社會面巡邏防控,加強寄遞、物流、網購等新興行業的安全監管。發展壯大群防群治隊伍,夯實綜治工作基層基礎,2017年底前,村居專職化巡防隊伍、兼職巡防隊伍和自防自治隊伍覆蓋率分別達到50%以上,村居平安志愿者達到總人數的1%。四是加強網格化管理促進綜治基層基礎工作。網格化管理,是落實綜治基層基礎工作好的載體,要根據省綜治委《關于推進全省各級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與管理指導意見》的要求,按照城鄉社區300—500戶或1000人左右、農村地區一個村民小組(自然村)劃分一個或多個網格的原則,合理劃分網格,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為每個網格配備一名或多名專(兼)職網格管理人員,實現網格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的“底座”作用。網格化管理,要與公安機關推行的“1+2+N”城區社區警務模式和“一村一警務助理”農村社區警務模式結合起來,與“村級法治副主任”“司法協理員”等工作結合起來。五是加強特殊人群服務管理。要繼續抓好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的管理,落實責任,確保每一名重點管理對象有穩控責任人,健全完善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強制醫療和救治救助監管工作機制,繼續推行有獎監護和監護人責任險機制。要重視流動人口、社區矯正人員、不良行為青少年,吸毒、戒毒等人員管理,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為確保各項重點工作措施落實到位,會議強調:各區市要配齊配強綜治辦主任、副主任和工作人員,鎮街要實行綜治辦主任由黨委副書記兼任,根據工作實際確定1名副科級專職綜治辦副主任,并至少配備1 名專職工作人員,切實解決有人干事的問題。完善修改《綜治暨平安建設考核辦法》,實行差異化考核,發揮好考核“指揮棒”的重要作用。加強檢查督導,市綜治辦擬于9月、10月對所有區市、鎮街及部分村居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情況進行檢查。盡快出臺《關于落實綜治領導責任制實施細則》,加大綜治暨平安建設工作問責力度。加強典型經驗宣傳報道工作,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綜治暨平安棗莊建設的認知度、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