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集中清理整治司法過程中存在的“執行難”突出問題,市中區人民法院立足實踐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建立執行案件多元化解和繁簡分流機制,全力打造“和解前置,以執促和,和執結合”工作模式。自去年5月份執行和解中心成立以來,立“執前調”案件2784件,執前和解成功950件,和解成功率達34.12%。和解后自動履行案件693件,自動履行率72.9%。 一、搶抓機遇,搭建平臺,實行“和解前置” 一是主動融入黨委領導下的訴源治理機制建設。市中區委政法委將執行和解納入“綜合治理執行難”地方平安建設考核體系,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訴源治理”完善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的實施方案》等文件,對執行和解工作機制、經費保障等給予充分支持。二是成立執行和解中心。在執行局院內建設調解專業用房作為執行和解中心的和解場所,專司民事執行案件登記立案前和解工作。三是聯合市中區司法局成立執前和解委員會。成立由執行局局長擔任組長的執前和解指導小組,從“退役”人民陪審員優選4名解紛“行家”充實和解隊伍,迅速鋪開執行和解工作。落實“勞務報酬+個案獎補”人民調解員薪資制度,在按月發放勞務報酬的基礎上,由市中區司法局根據和解案件的難易程度和標的額大小,按季度提報區、市委政法委增發個案獎勵,有效激發駐局人民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 二、強力攻堅,持續震懾,推動“以執促和” 加大執行攻堅力度,持續為“執行和解”營造氛圍。一是“大兵團”亮劍。充分利用凌晨、夜間、節假日等時間,以每月2-4次的高頻率,連續開展“春雷行動”“夏季攻勢”“百日攻堅”等集中執行活動,拘傳失信被執行人283人,扣押車輛74部、騰房清場36處。二是“特種兵”出擊。開通執行指揮中心值班電話,法警隊抽調1個中隊警力組成“特戰隊”,實行110式出警機制,確??焖俜磻?、有警必接、接警必出,有效提高反規避執行的能力和水平。今年1-9月份,共接到群眾來電347個,出警920人次,核查“執行線索”162條,執結釘子案、骨頭案106件。三是“信息化”作戰。執行指揮中心接入公安“天網”系統和不動產登記中心司法查詢專線。去年以來,運用網絡查控系統,查詢案件14.3萬次,凍結資金2.2億余元;發布失信被執行人信息1842例,促使974名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了義務;網絡拍賣412件,成交量193件,成交額4000萬余元。 三、優化機制,完善流程,力促“和執結合” 積極探索建立職責清晰、程序銜接、注重實效的執行和解體系。一是案件分流“精細化”。制定《關于建立執行案件繁簡分流工作機制的實施細則》,對已采取保全措施,銀行存款、股票等可足額清償債權的;婚姻家庭、鄰里糾紛,通過執行和解方式更利于關系修復的等類型案件,優先立“執前調”字號,轉入執行和解中心,在快執團隊的指導下開展執前和解工作。二是和執銜接“無縫化”。組建“六員合一”新型快執團隊,推進執行輔導、和執對接、和后監督一體化運行,并通過采取“預罰款”“預拘留”等措施,力促和解協議履行完畢。羿某申請執行阮某建設工程合同糾紛一案,快執團隊通過向阮某下達《預罰款決定書》,督促阮某主動支付了工程款。三是和解方式“便捷化”。采取“一對一”說理、“背靠背”講法、在線“云和解”等靈活方式開展調解工作。當事人達成執前和解的,靈活采取現金、支付寶、微信、網上銀行等方式進行過付,高效兌現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四、加強管理,減量增效,推動源頭防治 加強對執行和解工作管理,確保“案件數量降下來、執行質效升上去”。一是嚴防和解案件回流。執前和解案件計入快執團隊辦案總數,防止執前實質化解案件再次回流到執行程序。今年以來,執前實質化解案件341件,執行收案數量同比下降8.7%。二是推行執行類案指導。建立房產、勞動糾紛等群體性執行案件指導機制,選取其中代表性案件先行示范執行,帶動類案執行和解。66戶居民與被執行人房地產公司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一案,快執團隊選擇其中1起案件示范執行,其余65件均通過執行和解結案。三是凝聚和解工作合力。深入融合全區170個基層調解委員會、36個行業專業性調解組織,吸納整合工商聯、網格員等合力參與聯調聯解“生態圈”。房某申請執行劉某借款糾紛一案,執行和解中心在有關部門支持下,促成劉某以土地入股方式與案外人合作經營,劉某財務脫困后主動償還了290余萬元借款及利息。 市中區人民法院全力打造“和解前置、以執促和、和執結合”工作樣板,推動執行工作向嚴格依法執行與善意文明執行邁進,實現了執行方式“升級轉型”。人民群眾對執行工作的滿意度顯著增強,執行信訪案件數量同比下降47.2%。執行案件持續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