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qmjmn"><label id="qmjmn"><xmp id="qmjmn"></xmp></label></p>
<tr id="qmjmn"></tr>
  • <track id="qmjmn"><ruby id="qmjmn"></ruby></track>

  • <tr id="qmjmn"><label id="qmjmn"></label></tr>
      智庫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是:首頁 > 法學 > 智庫研究

      關于組織開展第十三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主題征文活動的通知

      來源:張文婷編輯:棗莊市法學會時間:2018-04-18

         中國法學青年論壇是中國法學會主辦的三大論壇之一。 第十三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擬于2018年7月在上海舉行,主題為“新楓橋經驗與社會治理創新”。本屆論壇由中央政法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共青 團中央指導,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學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研究會承辦,法制日報社、人民法院報社、檢察日報社、民主與法制社、中國法學雜志社、 法學研究雜志社協辦。根據中國法學會《關于舉行第十三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主題征文活動的通知》(會字〔2018〕9號),省法學會決定開展第十三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主題征文活動。為向省法學會推薦我市參加第十三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主題征文評選活動的相關材料,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投稿須知

            1.作者可以是法學院所的教學科研人員、政法干警、律師、在讀學生等法學法律工作者。

            2.字數不得少于600O字,一般不超過15000字。注釋規范參照《中國法學》。首頁腳注寫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單位、職務職稱、手機號碼、通信地址、郵編、Emai1地址。

            3.征文請發至fxh8685165@163.com,電子文檔名稱為作者姓名+論文標題。另附個人簡歷(包括照片、教育經歷、工作單位、職務職稱、主要科研成果等)。請勿重復投稿。

            4.征文截止日期:2018年 4月25日。

            二、選題指引

            建議作者針對但不限于以下選題展開,提倡和鼓勵開展實證研究。

            (一)楓橋經驗的理論基礎研究

            1.楓橋經驗的法治價值

            2.楓橋經驗的形成與演變

            3.楓橋經驗的內涵與精神

            4.楓橋經驗與法治

            5.楓橋經驗與社會自治

            6.楓橋經驗與群眾路線

            7.楓橋經驗與可持續發展

            8.楓橋經驗的時代意義

            9.楓橋經驗與軟法

            10.楓橋經驗與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格局

            11.政府治理與社會調節對接理論研究

            12.楓橋經驗與社會基層治理模式

            13.基層群眾自治理論研究

            14.基層群眾糾紛解決模式研究

            15.楓橋經驗的理論基礎

            16.楓橋經驗與相關理論比較研究

            17.楓橋經驗與中國特色基層治理模式

            18.楓橋經驗的德治內涵

            19.楓橋經驗的歷史維度

            20.楓橋經驗的多學科視角

            21.楓橋經驗、楓橋模式與楓橋理論

            22.楓橋經驗與法治文化建設

            (二)社會治理機制創新中的新楓橋經驗

            1.楓橋經驗在楓橋的本地實踐與發展

            2.楓橋經驗的推廣經驗研究

            3.楓橋經驗的域外比較

            4.楓橋經驗的異地推廣與實踐

            5.楓橋經驗與流動人口治理

            6.楓橋經驗與多元糾紛解決

            7.楓橋經驗與鄉村治理模式現代化

            8.楓橋經驗與城鄉社區基層治理

            9.楓橋經驗典型事例研究

            10.楓橋經驗與其他基層治理實踐比較研究

            11.楓橋經驗與違法犯罪預防機制

            12.楓橋經驗與基層黨組織建設

            13.楓橋經驗與黨內法規建設

            14.楓橋經驗與村規民約

            15.楓橋經驗與習慣法

            16.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建構與完善

            17.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法律問題

            18.互聯網時代的基層治理

            19.城鄉社區社會資本的培育與發展

            20.基層服務型政府建設

            21.“自治、法治、德治”相統一的社會治理模式構建

            22.基層黨建與基層社會治理

            (三)楓橋經驗的時代發展

            1.楓橋經驗的時代特質

            2.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發展

            3.楓橋經驗與“互聯網+”社會治理

            4.楓橋經驗與人工智能

            5.楓橋經驗與大數據治理

            6.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的新楓橋經驗

            7.楓橋經驗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8.楓橋經驗中黨的領導角色與地位

            9.楓橋經驗在習近平新時代法治思想中的譜系定位

            10.“一帶一路”背景下楓橋經驗的推廣與交流

            11.楓橋經驗與基層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開展

            12.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

            13.在線糾紛解決機制研究

            14.行業性、專門性糾紛解決機制研究

            15.城鄉融合發展

            16.鄉規民約與基層治理

            17.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18.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

            19.大數據與社會矛盾化解

            20.城鄉社區治理法治保障體系研究

            21.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法治化

            22.“楓橋經驗”與黨的群眾路線

            23.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與基層社會治理

            三、評審與獎勵

            1.組委會將堅持“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實行專家匿名評審。屆時將發布評審辦法,通過初評、終評,擇優確定一、二、三等、優秀獎論文(獲獎總數不超過投稿總數的 10%),以中國法學會的名義頒發榮譽證書。

            2.組委會將從一、二等獎論文中遴選出十余位年齡不超過40周歲的作者擔任論壇報告人。

      論壇承辦單位為報告人提供交通、食宿等費用。

            3.一等獎論文符合《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用稿形式要求的,擇優推薦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發表。

            4.一等獎論文自動進入第六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的終評環節。

            5.頒獎儀式在本屆論壇開幕式上舉行。

            6.省法學會將對征文組織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給予通報表彰。

            四、聯系方式

            聯 系 人:張文婷      

            聯系電話:0632-8175719(傳真)

            電子郵箱:fxh8685165@163.com

            通訊地址:棗莊市新城武夷山路1379號棗莊市法學會


      Copyright 2017-2018 www.robbiefox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中共棗莊市委政法委員會
      地址:棗莊市光明大道2621號市政大廈十樓
      備案號:魯ICP備14025379號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卡,免费大片一级a一级久久无码,亚洲色图在线观看,在线观看播播色播播鲁
      <p id="qmjmn"><label id="qmjmn"><xmp id="qmjmn"></xmp></label></p>
      <tr id="qmjmn"></tr>
    1. <track id="qmjmn"><ruby id="qmjmn"></ruby></track>

    2. <tr id="qmjmn"><label id="qmjmn"></label></tr>